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盲人摸象

《大般涅盘经》〔南北朝〕

  昔印度有瞽者四,相友善。然各自命为智者,人亦因以智者目之。一日,四瞽者立谈道左,有声跫然而至,询诸人,知其为象也。其一人日:“象之形究何若,吾辈向者徒事臆测,今日可实验而知矣。”众皆日:“善。”于是相继而至象前,扪其体以测其形。四瞽者:一长而伟,立于象侧,扪其身,上下左右,摩挲殆遍,觉坦然一片也。一短而小,拊象之足。第三人握象鼻。第四人仅触象齿。既而各举象之形以相告。长而伟者曰:“象之形殆如墙,广而平,岸然而高者也。”短小者进而斥之日:“象之体若树干。汝以为墙,不亦谬乎!”第三人曰:“象之形,非墙非树,有类水管。”第四人前致词:“汝三人何其各逞己见,而比拟不伦也!夫象,其润如玉,触手可爱,直一长梃耳。”四瞽争辩,纷呶不已,旁观者皆大笑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从前,古印度有四个瞎子,他们彼此关系很好。他们都自称是智者,别人也就真的把他们当作智者来看待。有一天,这四个瞎子站在路边聊天,听到有脚步声走来,便问路人,得知那是一头大象。其中一个瞎子说:“大象究竟是什么样子的,我们以前都只是瞎猜,今天可以实际摸一摸,了解它的真实形状了。”其他人都说:“好主意。”于是,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到大象跟前,用手去摸大象的身体来感知它的形状。这四个瞎子中,第一个又高又大,他站在大象旁边,用手从上到下、从左到右几乎摸遍了大象的整个身体,感觉大象的身体平坦宽广。第二个瞎子个子短小,他摸到了大象的脚。第三个瞎子抓住了大象的鼻子。第四个瞎子只摸到了大象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与阳休之书

祖鸿勋〔南北朝〕

  阳生大弟:吾比以家贫亲老,时还故郡。在本县之西界,有雕山焉。其处闲远,水石清丽,高岩四匝,良田数顷。家先有野舍于斯,而遭乱荒废,今复经始。即石成基,凭林起栋。萝生映宇,泉流绕阶。月松风草,缘庭绮合;日华云实,旁沼星罗。檐下流烟,共霄气而舒卷;园中桃李,杂松柏而葱蒨。时一牵裳涉涧,负杖登峰,心悠悠以孤上,身飘飘而将逝,杳然不复自知在天地间矣。若此者久之,乃还所住。孤坐危石,抚琴对水;独咏山阿,举酒望月。听风声以兴思,闻鹤唳以动怀。企庄生之逍遥,慕尚子之清旷。首戴萌蒲,身衣缊袯,出艺粱稻,归奉慈亲。缓步当车,无事为贵,斯已适矣,岂必抚麈哉!

  而吾子既系名声之缰锁,就良工之剞劂。振佩紫台之上,鼓袖丹墀之下。采金匮之漏简,访玉山之遗文。敝精神于丘坟,尽心力于河汉。摛藻期之鞶绣,发议必在芬芳。兹自美耳,吾无取焉。尝试论之:夫昆峰积玉,光泽者前毁;瑶山丛桂,芳茂者先折。是以东都有挂冕之臣,南国见捐情之士。斯岂恶粱锦、好蔬布哉!盖欲保其七尺,终其百年耳。今弟官位既达,声华已远,象由齿毙,膏用明煎。既览老氏谷神之谈,应体留侯止足之逸。若能翻然清尚,解佩捐簪,则吾于兹,山庄可办。一得把臂入林,挂巾垂枝;携酒登巘,舒席平山,道素志,论旧款,访丹法,语玄书。斯亦乐矣,何必富贵乎?去矣阳子,途乖趣别。缅寻此旨,杳若天汉。已矣哉!书不尽言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同王主簿有所思

谢朓 谢朓〔南北朝〕

佳期期未归,望望下鸣机。
徘徊东陌上,月出行人稀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群鹤咏

萧道成 萧道成〔南北朝〕

八风儛遥翮,九野弄清音。
一摧云间志,为君苑中禽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